判断挤塑板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是否达标,通常需要从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查两方面入手,以下是具体方法:
实验室检测
模拟气候环境试验
高温-降雨循环试验:按照相关标准,将挤塑板外保温系统试样置于模拟环境的试验箱中,进行高温和降雨的循环操作,例如在70℃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后,进行15分钟的喷水降雨,循环多次后,观察试样是否出现裂缝、粉化、空鼓、剥落等现象。
冻融循环试验:将试样放入能模拟低温环境的试验设备中,一般在-20℃至5℃之间进行多次冻融循环,通常为30次。检查经过循环后的试样外观有无异常,测定抹面层与挤塑板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,若拉伸粘结强度≥0.15MPa,且无可见裂缝、粉化、空鼓、剥落等问题,则在冻融方面的耐候性基本达标。
材料性能检测
导热系数检测:使用导热系数测定仪对挤塑板进行检测,若不带表皮的毛面板导热系数≤0.032W/(m・K),带表皮的开槽板导热系数≤0.030W/(m・K),表明材料在导热性能上符合耐候性对保温效果的要求。
抗拉强度检测:通过拉力试验机对挤塑板进行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测试,若结果≥0.20MPa,说明挤塑板在抵抗外力破坏方面具备一定能力,有利于保证外保温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。
压缩强度检测:采用压力试验机检测挤塑板的压缩强度,≥0.20MPa的压缩强度可保证挤塑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即使受到一定压力也不易变形,维持外保温系统的完整性。
现场检查
外观检查
观察整体状况:查看建筑物外保温系统表面是否有裂缝,尤其是阴阳角、门窗洞口等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;检查是否有粉化现象,可用手轻轻擦拭表面,看是否有大量粉末脱落;观察是否有空鼓、剥落情况,通过敲击墙面,听声音判断是否有空鼓,检查墙角、檐口等部位是否有保温层剥落。
使用年限评估
参考同地区同类型项目:了解周边使用相同或类似挤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建筑,其使用年限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。若同地区同类型项目在经过多年使用后,未出现明显的耐候性问题,且本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与之一致,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断本项目的耐候性可能达标。
结合当地气候条件: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,如高温、低温、降雨、风雪等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,对比挤塑板外保温系统的设计和实际使用情况,评估其是否能够承受当地气候的长期影响。若在经历了当地典型的气候周期后,外保温系统无明显损坏,可初步认为耐候性较好。
在判断挤塑板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时,应综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现场检查情况,必要时可邀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全面评估。
|